15355198728
当前位置:聚信通便民信息网  -  本地文章  -  毕节本地资讯

毕节当日便民新闻解读:政务服务与民生保障新举措一览

2025/10/23 13:12:30 来源:信息整合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评论:0 浏览量:5368



一趟不用跑,事情能办好。毕节正通过一系列便民措施,让民生服务更贴心、更可及。

本月毕节市在民生服务领域推出多项重要举措。民政服务打造“毕须办”品牌,实现“一单告知”和“一次办成”,让群众少跑腿快办事。


零工市场通过“指尖接单”模式,为灵活就业者提供便捷服务。医疗教育领域也有新进展,新增5个门诊慢特病病种实现跨省直接结算,更多学位和医疗资源正在增加。


01 政务动态:服务升级,群众办事更便捷


毕节市民政局深化“毕须办”政务服务品牌建设,推出“一单告知”服务,包含办理依据、条件、流程、材料等全面信息,让群众对办事要求一目了然。


民政窗口工作人员介绍,他们通过微信指导、邮寄材料等方式,实现协会修改章程核准等业务“零跑腿”办理。市酒类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对这种便捷服务表示满意。


毕节市还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,对于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登记及住所变更,申请人可填写承诺书代替部分证明材料。目前已有4项证明事项适用此制度。


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实现“一窗”办理,前台综合受理、后台分类审批。42项政务服务事项授权窗口人员全权办理,包括社会团体登记、慈善组织资格审查、地名命名审批等。


02 民生服务:实事推进,惠民措施见成效


毕节市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涉及28项具体事项,总投资10.78亿元。截至8月31日,已有11项提前完成。


- 就业培训:已完成职业技能培训58044人次,完成率116.09%

- 医疗保障:新增5个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病种,实现县域全覆盖

- 适老化改造:完成3652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,超额完成任务

- 农村改厕:新建、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23995户,改善农村卫生环境


仍有17项民生实事正在推进中,包括城镇新增就业、中小学幼儿园建设、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等。其中,城镇新增就业已完成61471人,完成率89.74%。


全市建成880个零工驿站,形成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。从“马路蹲活”到“指尖接单”,零工市场为灵活就业者提供了更加规范稳定的工作环境。


03 法治宣传:社区治理,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


毕节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创新推出 “五共五融” 工作机制,建设互嵌式社区环境。


在空间规划上,推行易地搬迁安置社区“随机摇号分房”和“积分换房”政策,建成126个多民族聚居社区,促进各族群众交错融居。同时,完善社区配套设施,建成“15分钟生活圈”社区128个。


社会治理方面,构建“一中心一张网十连户”基层事务治理体系,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。2024年成功调解案件2.69万件,成功率达97.39%,实现“小事不出网格、大事不出社区”。


数字化赋能社区治理,开发“一键扫码、一键呼叫”智能终端,为3892名留守老人、残疾人佩戴智能手环,提供“走失找回”等服务3200次,让治理更智慧、服务更贴心。


04 教育资讯:资源扩容,教学质量改善


毕节市教育事业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取得显著进展。全市新建(改扩建)学校(幼儿园)282所,2025年高考本科综合上线率较“十三五”末提升15.68个百分点。


今年,毕节市继续推进教育设施建设,计划新建、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0所以上,新增学位2万个,中小学寄宿制床位0.5万个。目前已有13所完工,4所处于收尾阶段。


毕节市还实施了人力资源开发“九大工程”,促进教育事业提质增效。增加学位10.3万个、寄宿床位5.3万个,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4所、省级优质中职学校3所。15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较2022年提升0.7年。


在体育方面,毕节市入选西部地区体教融合足球青训体系建设试点、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验区,为青少年提供更全面的发展环境。


05 青年服务:平台搭建,促进就业创业


针对青年就业需求,毕节市建成 “毕就业”信息平台,2025年累计发布岗位27.8万个,新增城镇就业3.31万人。


零工市场成为青年就业的重要支撑。威宁自治县零工市场注册雇主达3.62万人,累计完成订单15.5万单。织金县“线上”注册用户6.3万人,“线上”零工入驻2500余人。


七星关区零工市场与广东、浙江等地4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,累计输送劳动力6000余人。威宁自治县在深圳、东莞等地设立驻外劳务协作站,为外出务工青年提供维权、岗位对接等服务。


技能培训帮助青年提升就业能力。通过“师带徒”、集中培训等方式,零工市场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。七星关区零工市场联合企业开展“电感线圈加工”“无痕内衣制作”等实操培训,帮助青年从“体力型”向“技能型”转变。


06 县域热点:环境改善,生活质量提升


毕节市在“十四五”期间着力改善城乡居住环境,建成群众休闲活动场所48个,绿化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73.33%。实现乡镇通油路、建制村通沥青(水泥)路、30户以上村(居)民组通硬化路全覆盖。


养老服务方面,毕节市完成4524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,提质改造敬老院90个,建成投用一批社区老年人就餐点,不断提升养老服务品质。今年还计划完成5个敬老院的提质改造工作。


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,“十四五”期间新增托育机构621家、托位2.93万个,不断满足群众的托育需求。同时,深化毕节农村儿童发展综合示范区建设。


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提升,毕节市新增三级综合医院8家,建成投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,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医疗服务。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5.39岁。


随着一批民生实事的落地,毕节市民的生活品质正在稳步提升。零工市场的“指尖接单”模式让就业更加灵活,医保跨省直接结算让就医报销少跑腿,这些变化正悄悄融入日常生活。


教育改革和医疗资源的扩充,将为毕节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未来,随着“十五五”规划的谋划,毕节还将在民生领域有更多投入。


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表示:“我们在工作中尽己所能为办事群众提供方便,尽量让他们少跑腿、快办事。”这种服务理念,正体现在毕节各项民生政策的细节中。

提示:本网部分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,转载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服务广大人民为初衷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!如图片、文字及视频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右下角本站客服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,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!

评论 
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!
15355198728
  • Q Q: 9483619
  • 微信: 聚信通便民信息网
  • 客服微信二维码
  • 公众号二维码
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
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25 “聚信通便民信息网”版权所有  |  ICP证:黔ICP备2020009350号-1  |  技术支持:框分类信息系统(v2025.1)  |  
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,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,交易风险自负!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,举报信息、删除信息联系客服

一直用心在做